大多城市中心區的停車問題得不到解決,將直接導致商業區吸引力下降、居民外遷、土地減值、經濟活力降低等。同時也將削弱境內外資本對我省投資的熱情。故而,無論是在城市中心商業區,還是新建的繁華地段,建設足夠的“公共停車泊位”已成為城市規劃建設中急需解決的大事。
要想有效地緩解城市車輛的快速增長與停車位缺口的尖銳矛盾,只有大力發展“機械式立體停車場”,才能盡快改善城市的停車環境,增強商業區的吸引力和可持續發展潛力。
公共停車場的布局和建設規模應考慮的因素:
1、停車場布局力求均衡,小型分散、盡可能縮短停車步行距離,一般應在50米以內;
2、停車場布局與城市用地布局形態一致,提高停車場利用效率,并充分考慮停車場對環境的影響,充分考慮與城市道路系統有機結合,在城市主要道路出入口附近設置足量的對外公共停車場;
3、停車場的規模型式以建設和運營成本更低為標準,相對造價要低,一般的經濟停車規模為200個停車泊位為宜;
4、減少因路邊停車而引起的交通事故;
5、使用方便,作簡單,可靠、安全,存取車快捷;
6、節省占地面積,充分利用空間;
7、增加汽車的防盜性和防護性;
根據以上原則和濟南市生態建設規劃,要解決停車難的問題,只有大力興建公共停車場,增加停車位。而傳統的地面停車場需要占用大量的土地面積,在寸土寸金的商業區、辦公區、名勝景點區,讓停車場與人爭地、與樓爭地,從城市長遠建設與發展的角度看,無疑是飲鴆止渴。
為此,提議盡快在老城區的各商業網點、公共廣場、旅游景點等所有停車量大的區域建設立體式公共停車場,并實行統一收費,規范管理,以達到解決停車難、緩解交通之目的,促進城市的和諧科學發展。